手机版 | 首页 | 登录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朱健刚:新格局,大转型,中国进入法治慈善时代 | 安徽论坛精选

来源: 公益慈善论坛 时间: 2016-09-14 09:18:00 阅读量: 261

4db23c3cb34462bdd55eac113adac679.jpg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正式实施,9月4日,在第八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安徽主题论坛上,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健刚表示:
慈善法是罕见的开门立法的典范,是公益转型的里程碑,是新格局形成的基础。慈善领域正在迎来一个大时代,这是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代。

blob.png

朱健刚-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
在第八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安徽主题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blob.png

从2005年民政部提出慈善事业促进立法建议,到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审议,慈善法的出台经历了看似漫长的酝酿和等待,朱健刚指出,这其中虽然有很多利益相关方妥协的痕迹,但这是一个官民寻求共识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可持续改革的基础。


未来的法治慈善时代有什么样新的格局?

“首先是大慈善的格局”,朱健刚说,《慈善法》已经明确要回归民间,要依靠大众,而不是依靠少数富人。同时也认定了非法人社会组织的意义,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我认为这是共识和亮点,对未来的意义极其深远。”


“慈善法立法非常棒”,朱健刚由衷地感叹,这个棒可能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出来的,在某些方面看起来有一些限制,但其实每个限制后面都有出口。对公开设立基金会的门槛提高了,但同时政府的监管也更严格了,基金会也面临着对自身能力的提升。


其次,明确了慈善法是一部非营利组织法。明确了慈善活动的定义和范围,并建立了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制度等。再者,强化了信息公开的义务及责任,从政府到社会,再到个人要求,都要追求信息公开,而其他相关配套制度也将逐渐完善。


朱健刚说,慈善法是公益慈善事业里程碑,它将原有以政府为动员主体的计划慈善,逐步转型为以慈善组织为动员主体的公民慈善;慈善组织的转变,是从党政机构主办为主的行政化慈善组织,转型为民间化和专业化的慈善组织;政策的转型,是从管理控制为主到鼓励促进为主。

民间化、专业化的组织越来越成为主要的力量,这跟市场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


blob.png


行政化的慈善、市场化的慈善和社会化的慈善形成了大格局之下并行的三种生态。


朱健刚进一步解释,行政化的慈善,在依靠政府力量的同时,也会受到行政文化的层层阻碍,一方面有资源的保障,一方面受到各种行政文化的影响,将会逐步走向社会化。


而市场化的慈善与商业高度融合,但主要局限在以服务为导向的领域,倡导、政策影响这些领域市场化的原则很难得到执行;


社会化的慈善吸引到更多的人群,是进步的中产阶级,但会受到大政治环境的限制。


朱健刚补充,这种新生态会推动整个社会治理的转型,没有哪一种是主流的,但在客观上形成了多元治理的格局,而多元治理恰恰是社会治理转型的方向,之前总体化社会的管控模式,不得不用多向的管理来面对发展。

事物在发展潮流中,实际操作总会有不完美,朱健刚说,现阶段的格局中当然还有不少问题,但不能一言以蔽之。当前投资人和捐款人对慈善事业的期待越来越高,而慈善组织本身的能力和人才问题很难满足这种期待,这也成为一个最大的矛盾,并且短期内很难解决,慈善组织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给他们试错的机会。这些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就在发展中解决。


blob.png


慈善事业的民间化、组织化和专业化将成为未来五年慈善事业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将有大量慈善组织被优胜劣汰。
朱健刚说,在全球化时代要有危机感。未来也将会出现一系列更加专业细化的支持性机构,包括设计评估、财务、法律、能力建设、展会甚至社会创投服务等各个方面,逐步打造出整个公益慈善的生态系统。
朱健刚断言,以资源动员的基金会,未来将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目前的情况是,不管是在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资助型的基金会都相对较少,想要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定要鼓励基金会走资助路线,并且,这种资助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外界的需要。
而本土基金会和慈善信托将逐渐和政府和国际机构一起,成为整个慈善事业的最重要的资金供给方,不仅如此,慈善金融将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社区基金会是朱健刚长期深耕的研究领域,他曾参与创办广东千禾社区公益慈善基金会。他认为社区将会持续复兴,成为社会化慈善事业的重要载体。社区基金会将成为潮流,支持社区组织,调动本土资源来解决社区问题,是值得倡导的方式。
虽然自嘲为互联网“难民”,但朱健刚认为,公益慈善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将深刻影响着慈善领域的思维方式,信息将进一步得到解放,迫使慈善法将对相关规定做进一步修正。并且,法治原则很可能在公益慈善领域得到普遍推广,慈善将逐步通过立法来建立规范,公益组织的契约精神将进一步得到强调。
在此背景下,朱健刚认为应当关注和研究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关系的问题。由公益慈善推动社会治理,将走向善治,同时社会治理的改革,又与公益事业发展紧密关联。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大有可为”朱健刚说道,很多人说今天的中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小时代,做不了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但是现在慈善领域正在迎来一个大时代,年轻人正在崛起,正在带领着前行的方向。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512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