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首页 | 登录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从志愿行动到志愿的心

来源: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时间: 2016-07-04 15:40:54 阅读量: 371

授课主题:从志愿行动到志愿的心

    内容:

    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大学堂的现场,今天有200名全国各地的朋友相聚在这里,目的都是一个,就是为了和今天的主讲嘉宾可以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志愿服务心得。那么,今天的主讲嘉宾是谁呢?其实我已经不需要卖关子了,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中央电视台著名的主持人白岩松。白岩松老师除了主持人和作家的身份大家都是周知的之外,他还有一种身份可能我们的朋友们不一定都知道。白岩松老师另外一种身份就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中国志愿者形象大使,可以说他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公益达人。还有一个背景情况可能知道的人就少了,因为白岩松老师和我们广州志愿者学院是有的渊源的,早在2010年我们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召开之时,白岩松老师来到广州给我们广州的志愿者们加油鼓劲并且受聘为我们广州志愿者学院的客座教授。所以,这一次白岩松老师应该是回家来看望大家了。

    事不宜迟,让我们掌声有请白岩松老师!非常欢迎您再次来到广州,来到广州志愿者学院,上次您来我们聘请您为我们广州志愿者学院的客座教授,这一次来又恰逢我们首届全国志愿者培训师资研修班的召开,所以在正式开始讲座之前有一个小小的仪式,那就是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组织培训处的张俊虎(谐音)处长为您颁发中国志愿者培训专家证书。谢谢两位!

    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白岩松为大家分享《从志愿行动到志愿的心》

0图片1.png    

白岩松:很多事情都是首届,它的意义就不一样,其实也跟这两年我们共同的感受紧密相关,包括跟杨松聊的时候也是。当志愿者由一个20多年前在中国正式起步,虽然起步更早,但是要正式的话,应该说归到20多年前了。一直到这十几年蓬勃的发展,但是到了现在的时候,当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要捋一捋你的思路。比如说在中国最著名的一个字或者说引领中国文化最本原的一个字就是“道”,道德的道,道路的道,道理的道。为什么所有中国最大的这些词都带有一个道字?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你回到最本原的时候的一种核心思路。因为道家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字怎么写?首先你要写一个“首”,接下来要写一个“走”字,构成了一个道,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对我们所有人的提醒。任何一件事要有思考,有行动,因为“首”代表的是脑袋,也就是你的思考,但是,“走”代表的是行动。但是,这两个一定要结合在一起,如果光行动不思考,如果你走在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上,你越勤奋越糟糕,因为离本原就越来越远,但是,如果你光思考不行动也很糟糕,无法落地。所以,“道”字就代表中国文化知行合一的一种老祖宗的思考。

    因此,对于志愿者的发展来说,当然也需要培训,培训首届意味着什么?用我的话来说,每一个志愿者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包括每一个地区,你作为一个机构,恐怕在大的中国志愿者潮流中也是有限的,培训就意味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根的燃烧,点亮其他群体的火柴。

    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就是一根火柴,但是你别犯错误,犯什么错误呢?你会觉得自己的能量很大,不管你是多么大的一根火柴,你把自己烧光了,一分钟的时间,照亮了一会,热量也很小。火柴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燃烧自己,而在于你点亮,比如说你点亮了一个柴堆或者说你点燃了什么,那么,它就制造了成倍的力量。所以,首届的培训在座的各位应该明白,你们就是要应该变成去点亮更多的火柴,如果很多人只是意识到我到广州来培训,我让自己变得更强。也还不错,但是你变得再强,你不过就是一根火柴,你没有多大的能量。

    因此,你要知道,当你作为首届培训的参与成员之一的时候,你接下来要做什么?你去点亮什么?你要点燃什么?我想这才是这件事情真正的重要性。就像5年前的时候在这因为亚运会的原由,有了第一个志愿者学院。当然,你自身的发展很重要,但是,接下来启发了全国相当多的团校意识到我应该在我的团校内部增加这方面的课程,直至变成也有这样的学院,后来的事实证明就是如此。在昨天聊天的过程中,一个细节就是,经常我们的志愿者学院要接待全国各地来参观的,来学习的,来调研的等等,这就很好,说明你具有了极大的扩散性。所以,很高兴过来。

    五年的时间,但是,时间过得很快,我一共来过三次广州,围绕着亚运会,做培训,大家一起去奋战,去走街头,我还记得盲人按摩院,都印象深刻,但是,一转眼五年时间过去了。这算作是一个开场白,希望学校也是一根火柴,不仅把自己办好,也能让全国更多的学校看到你,你既然先走了一步,还有什么新的提醒大家提示大家的东西。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一直觉得团校要办志愿者学院,不仅仅要在理论上拥有很丰富的进步,我们的教材,系统、体系完全搭建完毕,这是一方面。但是我建议我们学校一定要有一个可持续的公益项目,把它和你的教学紧密连接在一起。举一个例子,因为我昨天在车上非常详细地跟我们的教师聊这个问题,在我想象中,一个以培训和教育为主的志愿学院,它本身必须有一个长设的志愿项目,这样的话,对于相当多的老师来说也明白在志愿的服务过程当中问题都是什么。另外,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天天都在变,因为它的发展太快了,一共才20多年,我们的理论跟不上实践的发展。因此,你手里应该有一个实践,长设的。比如说我团校不可能包打天下,我研究这方面理论的时候,所有的项目,所有的方向我都研究,助老助残等等我都研究,但是我必须有一个鲜活的项目,我的老师,我的学生,我带动的志愿者永远可以参与其中,这个行动不一定很大,但是我知道我可以做20年或者做50年。比如说广州市我去做调研一共有多少敬老院,如果这个敬老院我摸清楚了,是我的力量所能面对的,那么,敬老院的志愿服务未来都由我们承担。不仅仅我们提供人,可能我们人不够,但是,我们作为组织者,我们作为协调者,可能20年、50年都是我们在做,慢慢它会成为一个品牌。所以,教育志愿的思路,思想的总结,包括培训等等,必须跟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话可能我们的志愿学院的老师、学生就更有抓手。其实他同样需要实习,志愿培训同样需要实习,不具体有时候就很难说清楚,其实国外现在搞得非常非常系统。

    我儿子前不久刚刚去印度参加了一个全球志愿者的营,它是长设的,这个项目差不多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项目的主办者获得了诺贝尔提名奖。这个项目的名字我觉得跟我们今天的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个项目的名字特别好记,叫做“me to us",“从我到我们”。国外同样背后也是这样的一种理念,他更加明白志愿服务的背后是什么。这个项目在全球长设好几个点,一个在印度,一个在肯尼亚,在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组织全国各地的孩子,都是自费的方式到这去劳动,去和当地的年轻人进行交流,进行互动。上午是纯干活,纯手劳动,帮着完成基础建设。下午是文化志愿,一转身就变成了跟当地的孩子进行交流,带着世界各地好的想法等等。

    我一直在琢磨在“me to us”的背后,比如说围绕着西方很多很成熟的企业管理、社会动员等等经验,其实都融入到了志愿服务中,没人说志愿服务不需要背后的现代组织管理型,志愿服务更需要接下来的现代管理性。所以,我觉得给我的启发很大,他面对孩子的时候,面对青年人,在你的履历上如果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那简直太糟糕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很多孩子去国外留学的话,国外的学校越来越在意国内的孩子除了考的成绩之外,你的志愿服务怎么样,志愿服务在很多学校在申请的过程中起的效果非常不错。所以,我觉得我们也许从志愿者行动到志愿的心,但是,“me to us”用英文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一个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性取决于更多的人“me to us”,这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话,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就是从老百姓到公民。

    这就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其实第一个要告诉大家的是,说“志愿者”这个词,可能大家会想到是英文直接翻译过来,但是这样一种行为并不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文化当中更古就有。上次我跟杨松聊过,我说将来我要用一段时间详细地去研究一下中国文化本原里面与志愿精神的切合。其实中国文化中是相当鼓励人不仅仅为自己,而且要为他人。在《道德经》里面有明确的一句话,天地运行的准则就是“损有馀而补不足”。意思就是当你富余了的东西就要拿出一部分去补充不足的,他说天地是这样的思路,可是他悲哀地发现在人群中正好相反。人群中相反的是富裕的人越来越富裕,而穷的越来越穷,他说这不好,还是应该回到天地运行的规则“损有馀而补不足”。老子不仅看到了社会运行当中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反而容易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但是,天地运行的规则难道不正是一种志愿精神吗?“损有馀而补不足”,因此,他忧心忡忡地提示人也应该受此借鉴,这是第一个,天地运行的大规则,这就是我们志愿服务的本原。

    接下来一提到志愿服务大家就会想到中国最著名的四个字,叫做“上善若水”。其实上善若水也是在《道德经》里,但是,我们经常忘掉的是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我反问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接下来要为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善若水?那是因为他接下来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对所有人都好,但是,他自己从来不去争得利益,这不就是我们志愿精神接下来的一步推进吗?如果说志愿行动、志愿活动所有的行为让大家感觉是你在获得什么,这就错了。而是善利万物而不争,你去帮助很多人,但是,帮助完了你悄然而退,真正留下来的是让被帮助者所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叽叽喳喳半天让大家都看到你,我在做志愿者,我在做志愿者,但是,最后其实你的活动行为不一定做了多少,但是,搞得大家都知道,最后变成了你去争。因此,上善若水的下一句话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同时,还有下一句话是别人不去的地方他都去。这是对上善若水的完整解释,那么,我们从事志愿行为的回头再去看这句话,多少年前老祖宗何尝不是在思考人群、人际、世界运行中的很多道理,我们光记者上善若水是不够的,这只是表象,接下来老子在解释,第一,你让别人得到好处,而你不争。再重要的一个是,连别人都不去的地方你都能够到达,这是水。

    接下来他就会讲为什么在所有的水当中江和海是最辽阔的,是白骨王,我们总是说因为它海纳百川。其实不是这个道理,老子是这样说的,你想要真正的辽阔,像江海一样成为水面当中最伟大的东西,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你比别人低,这就涉及到了也是志愿精神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大原则上,仅仅从道德经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大的规则上,天地运行的规律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大的原则。再接下来你要想到的是上善若水,帮助别人而自己不争,再把它的规则进一步,不仅不争,你还要比别人低。

    近10多年来我经常看到的不喜欢的新闻是这样的,帮助了谁,但是他没说“谢谢”,我们很愤怒。没必要,前几天又有一条这样的新闻,救了这个孩子,然后这个家长领着这个孩子转身就走了,然后一痛谴责。没必要,他是不是不对?可能是,但是,也许在是里面也有另外的原由,比如说慌张,比如说不好意思,比如说责任,再一个是不是他本身的亲属也搞不清楚。有的时候姥姥爷爷或者说父母甚至阿姨带着孩子落水了被救上来,阿姨最恐怖的已经不是别的了,而是怕被家里其他人知道,你带着孩子出来,你差点把孩子淹死,他可能撒腿就想跑。你换个角度去想,这都不知道,最重要的是我们帮助了别人是为了让别人对我们说谢谢吗?

    在台湾的慈济,说是宗教组织,但是我曾经给他们写了一个序,名字叫“远看是佛,近看是爱”,你已经感觉不到他是一个宗教组织了,因为没有香火气,叫义工,所有的信徒你都不会感觉是信徒,就叫志工,都是在全世界各地做志愿服务。他里面有一句名言,有一个教授说过一句话,我05年去采访的时候也问过他,他说“实际要求所有的志工在帮助别人之后要对别人说谢谢,在告别的时候要对被帮助者说谢谢”。刚开始有很多人不理解,因为我们传统的概念当中,我帮助别人应该是人家对我说谢谢,怎么是我对他说谢谢。他说实质上这是你的需求,帮助别人是来自于你内心的需求,而且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一种肯定,你收获了很多东西。当你手拿玫瑰手留余香的时候不也应该说声谢谢吗?这句话给我的启示非常大,那么,我们做很多事情,我见到一个孩子面临生命的危险,我下去把他救上来了,我的目的是为了他对我说声谢谢吗?其实没必要,我觉得社会慢慢也要养成一种我做我该做的,但是,并不是说我一定要得到多大的谢谢,我的这种满足感已经得到了。

    去年我在台湾收获了与志愿者紧密相关的一句话,当时我说下次有机会的时候我要讲这句话,他说帮助别人的慈悲像什么?我们可能马上会想到太阳、温暖、阳光,但是,在台湾的这句话叫做“慈悲要如月亮”。为什么?第一,它要为黑暗中摸索的人带来光亮,如果黑暗中没有月亮是很麻烦的,因此,要为黑暗中寒冷的人指道路。但这还不是慈悲如月最主要的因素,他指的是要让月亮一样不给人压迫感,并不一定以炽烈的方式去展现爱和慈悲,它应该是顺势而为的,让人感觉不到的,但是悄悄指引,贴在你身上的,是温和的。

    我觉得这个也该成为我们接下来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在这几年快速发展的慈善事业当中,呈现出了另一种让人隐隐不安的东西,高调的慈善,过程很糟糕的慈善,强迫性的暴力慈善。“暴力慈善”这不是我发明的词,是徐永光做希望工程的发起者针对的,我们有的很知名的人做慈善做的太可怕了,正好跟我刚才这些都是相反的。他不仅像太阳,简直像火炉,慈悲如月就应该明白我们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大原则。所以,仅仅从《道德经》的角度来说,就说明在我们的古文化当中一切早有思考,更何况在《道德经》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如何去带动更多的人,我们如何应该更有信心。

    我一直认为我对志愿者在中国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原因在于社会转型和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当中国人度过了吃饱穿暖的地步的时候,自然会有很多新的可爱的东西在身边,因为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说要吃饱要穿暖,在吃饱穿暖的时候,在他都没有几样东西的时候你让他饿着肚子就减肥,不可能。现在你发现不用跟中国人说减肥的事,自觉自愿。现在中国全民在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就是减肥,为什么?吃多了,吃撑了,吃出病了,所以,不需扬鞭自奋蹄,我们要自我调整。

    那么,爱也同样如此,当你吃饱了,穿暖了,你有多余的东西的时候,也是爱在生长的时候,当物质的匮乏告别的时候就是精神需求增长的时候,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的志愿服务其实在发达地区发展得很好。我十几年前作为志愿者形象大使的时候我们干得第一件事就是志愿者日的大晚会,那是中国第一次办,就是在深圳。广东是我们志愿服务发展多好的地方,去年志愿者日那几天我们一直在广州,把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云集在这里。为什么是发达地区志愿者服务起步得更好?不仅仅是因为理念、经济保障、运行的科学性,更重要的就在于这里更早的生活必需的东西得到了满足,需求的层次不断在增长。我对深圳的志愿服务发展进步非常大一点不感到意外,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说“这座城市最明白陌生人是亲人的概念”,因为这座城市是由陌生人构成的,它没有一个一开始的熟人社会,因此,他不需要渐变,一上来全是陌生人。

    我为什么说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就是我们要由老百姓到公民?中国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包括法治社会、道德等等,核心是让中国人从熟人社会过度到陌生人社会,也就是从老百姓变更为公民。你发现中国人有两张面孔,一张面孔是面对熟人的时候,一张面孔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我们经常说中国人自私,很多很多矛盾,但是你发现中国人在面对熟人的时候全不是了,中国人在面对熟人的时候好极了。比如说你看到中国无数人会为了买单打起来,中国人自私吗?中国人为了熟人可以车拿去开,你们到我家来住吧,愿意为他牺牲,帮他排队,有人病了为他护床好几天等等。但是,到了陌生人中间,随地吐痰等等。我那天在飞机上就听到一个人很不文明的行为,其中一个哥们就说“怕啥,又没人认识咱们”,这句话透露着中国现在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处在农耕社会,大家的生活半径极小,都束缚在土地上。我们长久以来的道德准则都建立在熟人圈里面,中国的信仰和约束一直来自于我周围的人怎么看待我,所以,中国在熟人圈里有超越一切的道德约束,因此,中国人是不缺这种道德约束的,但是,它是建立在传统的熟人圈里。你看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熟人圈里面都是一个非常棒的人。

    我一直说面对熟人时候的中国人是全世界道德水准最高的一个民族。但是,现代就意味着我们走出土地,走向陌生,我们走进了这个城市,走进了陌生的人群当中,突然你觉得张大爷看不见我了,王大妈看不见我了,没人议论我了,无所谓了,我反正都不认识,于是人性中不好的那一面又展现出来了。所以,接下来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是如何学会把陌生人当亲人,志愿服务的伟大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帮助了别人,还在于从根基上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去帮助别人,把被帮助者像亲人一样去看待,慢慢陌生人就开始变成了熟人。那么,中国的那些约束、道德感等等都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滋生起来。所以,我一直不认为志愿服务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动,而是它在悄悄地教每一个中国人在陌生人社会里达到原来熟人社会甚至更高的道德水准。这是一个层面。

    接下来你会思考,人性中会有一些自私的地方,人都在为自己,中国有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地诛灭”,这句话挺可怕,但他的确描写了人性,每一个人都会考虑自己。可是故圣贤到如今我们的领导或者党也明白,如果人都自私就麻烦了。人是自私的,人性中是有自私的一部分,但是,人要都自私那不是麻烦吗?如何让人性中有私的人不那么私。最后我发现老祖宗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道德经》里面明确说了,“无私为大私”,这五个字是我翻译过来的,他说因为无私才能成就大私,什么意思呢?你越无私你得到的越多,这是多好的思想教育工作呀。

    我们以前强调的是大公无私,这很难,因为有,你怎么能让他无呢。所以,后来就因为强调斗私批修、大公无私,最后国家濒临崩盘。邓小平的改革的核心是顺应人性,从土地承包开始,承包土地就意味着我顺应人性中有为自己干活和获取利益的冲动和人性本身的东西。你如果好好干活,有一部分归你,5年的时间中国的农业就完成了自己自足,又过了几年时间粮票废除了。股份制又意味着什么?股份制是人类历史上在企业管理设计上就是顺应人性。我们都强调人人要为企业干,但是很难,没人管的话都偷厂里的东西走了,但是,你不管多或者少,企业里面全员持股,你都是这个企业真正的一分子,你为自己干也是为企业干,为企业干也是为自己干,这也是在洞悉了人性的基础上完成的一种制度设计。那么,志愿服务恰恰要去思考这样的东西,人人都为在自己,那怎么会为别人呢?老祖宗告诉我们,当你无私的时候你得到的更多,因为你得到的东西发生了变化,你想要的东西发生了变化,也许你的手里拥有的是钱,但是,你这时候新的需求变成了,我如果要付出权让我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它同样是一种交换,也是一种需求得到满足。

    我觉得有一个错误的说法,这个人特别大公无私,志愿服务的基础不是这样,全世界你会发现,在中国我们非常强调的是青年志愿者,但是你到全世界的很多地区,尤其比如说台湾、香港华人地区,志愿者的主体群落不是青年,是中老年人。为什么是中老年人,因为人到了中老年之后有富余的时间,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同时他的内心有更大的需求,通过帮助别人得到对自我的肯定和愉悦。志愿服务是带有某种宗教情怀的情怀,这是不能拿金钱去衡量的。所以,我们要明白,所有从事志愿服务的人,你必须无私,你一心为别人。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给人家玫瑰我有余香,中国的志愿服务在宣传中一直很强调这一点。也就是说,你什么都给别人,你得到的可能会更多,这就是台湾人所说的谢谢被帮助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我们的文化和哲学思考里也早就有了,无私为大私,这都是我们志愿者的理论基础,在中国文化里就能找到最重要的一种根基。

    《道德经》最后14个字,《道德经》一共是81章,最后的结束是14个字,“天知道,利而不害,人知道,为而不争”。有很多人说《道德经》是消极的,他是把这样一种态度当成一种更积极的一种方法,记住这句话,当成我们的一个基础,这也我上次跟杨松聊天的时候说要拿一小段时间把中国文化和志愿服务之间的关联衔接在一起,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还有其他的典籍,包括《道德经》本身里面也非常多。这不妨帮助大家理解志愿服务并不一定是从西方过来的东西,在我们的哲学基础和中国文化最本原的深处都有渗透的思考作为一个重要的保障,我觉得这个不能忽略。

    接下来再进入一个层面,从志愿行动到志愿的心,我觉得首先谁都不能说行动不好,我们总需要起步以及起步时动员以及相关的方法。志愿服务相当多的是来自于“青年”二字,的确青年志愿者对中国志愿服务的推动功劳太大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些天总书记在北京去植树的时候跟周围的孩子们聊天,聊的可都是志愿者的事,不止一次了,好象习大大聊志愿者,包括给徐文宇(谐音)回信等等。包括新闻里透露出来的,可能你们都没关注,讲志愿好等等,频率比较高。我觉得这一代领导人已经有天然的意识了,因为,他在相对年纪还不大的时候志愿服务就已经在他身边了,因此,更加强调接下来志愿服务背后的东西,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为什么要去推动志愿服务。

    如果从更广大辽阔的地方,那要帮助中国转型,让中国有一亩三分地的熟人社会的老百姓变成陌生社会里的公民。当中国人成为公民的时候,中国的现代性也就完成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我们的现代性绝不是高楼建得很高。你现在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依然没有完全现代性。就像我今天起床时从宾馆的楼上往下看,你能够看到天河这一片崭新的大楼,也能够看到大片的居民区,其实楼层可能并不高。这已经好多了,十几年前我一直说三米之上的广州和三米之下的广州区别太大了,如果你在广州的地平线上用三米的刀切一刀的话,三米之上是国际大都市,三米之下是乡村。因为摩托车在红绿灯刚一变灯的那一瞬间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声响,还有不是很规则的交通运行,尤其高架桥下,你的感受就更强烈了,但是,禁摩之后你发现广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亚运会让广州翻天覆地。但是我们都要明白,不管楼多高都不代表我们已经完成了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将来制度运行的现代性,尤其体现在中国人由老百姓变成公民的转变过程。那个时候现代性才完成,现代性的标志一定是在陌生社会里依然遵循规则,把不认识的人当成亲人,远方的事情都与我有关。第二个是理性,现代性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特色是理性,我们现在不是,我们是情绪性,抱怨、指责。我们经常很多是不问原由,上来就是行动,一通骂,骂完就散了。08年的时候说抵制家乐福,原因是听说家乐福的老板是支持藏毒的,一痛抵制,闹得沸沸扬扬,一转身,大家都散了,各忙各的,也没人关注,后来解释跟藏毒没关系,反正打完了,骂完了。很可怕,所以,现代性需要有很多东西做支撑,它最后一定是在软的地方呈现出来。所以,再次强调志愿服务在中国的现代性,我觉得也是帮助我们志愿服务在添加。因为柏拉图说过一句话“谁会讲故事谁拥有世界”,那么,从志愿服务的角度来说,我参与其中,我也要明白如何给志愿服务讲成更好的故事。其实不单纯仅仅是公益是慈善,它背后有整体现代性的重要一环的话,可能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的重视也就不一样。起码从我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说因为我从事这项工作我要赋予它光环,而是它本身就具有这样的东西。

    为什么全世界年轻人的组织会有一个“me to us”差点获和平奖?为什么总书记一次又一次要强调志愿者?为什么我们在参与其中的时候你觉得他似乎拥有某种魔力?付出很多,物质的层面不得到回报甚至可能还吃亏,但你精神的愉悦很大,这种感受很强烈,一定要把它理解成是中国现代性重要推手的一部分。但是,我们最初起步的时候,我们要通过青年志愿者,通过行动,比如说大的项目,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等等。我们要通过青年调动能力强,有序,素质高,英文水平很高,我们都是在大学找的志愿者等等,但是,起步他功勋卓著,但不意味着未来的方向还是这种模式。我觉得中国的志愿一定要从大的活动和青年逐渐分散到身边的志愿行为一直演变到个体志愿的心这样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功成不必在我,没说我们把志愿服务搞得最好就永远让中国志愿服务只是青年志愿服务,只是大的活动,不会,我们同样是社会的一根火柴,我们如果把整个社会的志愿热情都调动起来的话,我们就是全社会中间的一部分,何尝不好呢。

    因此,前些年我们通过好几年的努力,最后团中央青年顺势而为,我们每年年度评选的时候就把“青年”二字去掉了,因为的确有很多从事其中的人,年龄也不一定要受限制,但是想要转变志愿的心那就是一个更长的过程了,这取决于全社会综合运行的一个效果。比如说我们在宣传上如何去强调你得到了更多,你要对被帮助者说谢谢。另外,我们也学会等待,不是说没参与其中的就一定不好,志愿者背后还有一个自愿,我没必要用强求一定要往里拉的因素,但是,如何让更多可能没有这种想法的人慢慢有这种想法,那也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比如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在他的高中课程里面会有学时。

    我这两年去天津南开中学,可能是因为那里出了两任总理,所以,南开中学在志愿课程的设立方面非常值得总结,他的高中三年课程里面明确规定志愿服务是课时,你必须要修够学分,有很多项目可供选择。并不是一刀切,他有很多个志愿项目,比如说一共24个课时或者36个课时,但是,你可以选择不同人的喜好,不同人的追求,不同人的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志愿服务的项目。但是最后你只要在高中把总学分修够了就OK了。其实现在全国很多的教育都是这样,我觉得这样就会慢慢成为一种履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觉得可能要注意这些东西。

    刚才讲了志愿者与公民的关系,接下来志愿者要有自愿的准则。前不久天津爆炸事件,媒体上报道的是教师要求捐款,但是变成了强制的,是扣工资的方式,媒体报出来的时候社会都觉得不妥。我们经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志愿服务的方面己所欲也不能强施于人。你不能因为他好,就好象所有的人都要带进来,人的认识,人的能力,人的心态的转变也是有过程的。我们不能说我们拥有这样一个组织权就变成了想干的就干,不想干的也要干,那就从根子上动摇了志愿的根基。你要知道,如果一开始他还没有想通,没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就强行让他做,他产生了逆反,有可能会对他整个人生生涯当中对这项活动就是逆反,那我觉得反而不好。因此,志愿的原则是相当重要的,而且要学会等待。

    接下来我们一提到志愿服务的时候,提到社会大的慈善的时候,我觉得现在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问题,我觉得要去扭转,因为这跟我们的志愿服务紧密相关。大家一提到慈善就会想到捐赠钱物,我称之为叫硬慈善。我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软慈善的需求会更大,硬慈善的需求会减少。为什么说硬慈善的需求会减少?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过去相当多年的硬慈善其实是在由老百姓补政府能力不足的东西。希望工程现在不做了,希望工程不能再用原来的方法做了,为什么?希望工程90年我们开始投身其中的时候,希望工程针对的是义务教育上不了学的孩子,其实回头一看,那是因为当时政府能力不足。义务教育是要由政府全包的,包括邓小平在内捐款,中南海在内给希望工程捐款,我们给希望工程捐款,最后去补义务教育的不足。但是前些年国家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政府全包,希望工程必须完成转型,希望工程不能再给义务教育捐款了,国家已经明确说了义务教育全包了。因此,硬慈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是补政府之不足。

    好了,我说硬慈善的需求反而会减少,那是因为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长,社会保障会越来越到位。当社会保障将来完全到位之后,其实你发现你原来负责的硬慈善的部分有相当多的是要撤出的,因为政府已经把它给补齐了。就像前些年希望工程要转型一样,今天广州市团委还在说,他们要做的是将来给贫困地区孩子大病的保险,现在看是非常好的事,因为留守儿童面临着大病,更面临着意外伤害。但是,从历史的长河看它一定也是阶段性的。你会认为中国将来GDP世界第一了,我们会容忍相当多的孩子连各种保险都没有吗?不会,将来一定会演变成一种商业险和社会更负责任的、政府投入其中的,这种险种明显在增加,只是看长短。但是,社会对慈善的软慈善的谈论关注太少,未来的中国社会最需要的、增长量最大的是软慈善,而软慈善是与志愿行为紧密相关的。我们能指望我们的年轻人天天去捐钱,他的经济能力还没到这一步,我自己还不会挣钱,有时候就困惑,如果社会制造的慈善模式是硬慈善的话,那我们好象就没法参与了。但是,恰恰中国现在在转型的过程中对软慈善的需求更大了,这种软慈善包括太多了,既有我们现在在做志愿服务过程当中的,比如说尊老、助残等等之外,将来有很多项目要拓宽。比如说心灵的支持,现在心灵困惑的人、精神疾患的人越来越多,光依靠有限的心理辅助师,远水有时候解不了近渴。我们身边的事情,媒体现在不太让报道,我们每年大学校园里自杀率低吗?大家都很清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包括在中学里暴力的行为愈演愈烈。

    另外,说到留守儿童的时候,留守儿童到暑期的时候就变成了意外事件快速上涨的时间,我每年怕暑假,怕寒假,因为一到暑假、寒假铺面而来的全是留守儿童的意外事件,溺水等等。我当时在节目里就说了,未来有没有可能我们的志愿服务去填补这样的空白,为什么一到暑期的时候意外伤害增加了?没人管,他离开学校了,学校已经完成了在学校的安全监管,暑假毕竟他要回家,可是一回家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岁数很大,爷爷奶奶看不住这些孩子,几个孩子到池塘游泳去了,出事了,而且经常是连锁出事。如果我们的志愿服务更细节化了之后,每一个乡村都有志愿者在暑假或寒假的时候到达,寒假还好一点,因为有春节,父母有时候回来,所以,寒假的出事率远远低于暑假,暑假往往是父母在外打工。将来志愿服务一定变得更细致更科学更准确,以需求为导向。如果每一个村子都有志愿者到达,陪着孩子玩,提供救护的常识等等,每一个村子都不被遗忘,这种大的意外伤害就会快速下降,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这也不是物能解决的问题,这是软慈善当中的一部分。

    还有比如说,我们有相当多的地方在转型的时候,在基础手工方面,比如说大凉山,因为最近有了一个最悲伤的作文,其实我们关注大凉山很久了,原因是我们在做艾滋病防控的工作,大凉山是艾滋病高发的地区,也是重点。那么,你就会发现他有很多土特产想要转化成产业的时候,他没这个能力,我们当时就说我们有没有能力去为他提供一种软慈善,我们请有名的设计师来帮助他们设计很多产品,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完成产业升级,可以挣更多钱。但是,这种帮助别人设计和指导他们产品升级何尝不是一种慈善呢?我们不能忽略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能力对于贫困和落后地区的需求性。有的是我们没有想到,不光是精神的辅导,一种看护,一种支教,包括以你的能力去为他提供升级,这同样也很重要。

    包括理财,也面临这个问题,现在在农村里出现大量的诈骗。大阅兵完了之后我要做一期节目,农村现在的理财诈骗非常可怕,大家都知道国家赔偿的赵作海,赵作海现在已经一分钱不剩了,不仅是被亲戚朋友借,最重要的是他被农村的理财传销给骗了。农村也开始出现了富裕的钱,就开始有懵懵懂懂的理财的需求,但他一起步的时候不懂这些,他就被人蒙了。我们可以做合理的理财指导,当你用软慈善的思路去想的时候,志愿服务的空间相当巨大,打破我们原有的志愿服务一想到的就是端水、倒水,扫地,陪人聊天,它有更宽泛的空间。所以我觉得志愿服务在中国经过20多年发展的时候到现在又拥有了新的拓宽和发展的空间。而这个不一定说是决策者,说负责人、校长、我或者我们去想到的,这就是我为什么非常看中每年的大志愿周,像去年广东那个项目,你发现来自民间很多的创意正在弥补需求,他迎合需求,同时弥补需求的时候那种空白。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志愿服务一定要跟需求紧密相关,要跟着需求走,要有敏锐的思路,跟上你还不是很清楚的新诞生的需求,我觉得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中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行当,不能守旧。我觉得应该叫做守住老阵地,开拓新战场,而且这种开拓不仅仅是你为主,是需求早已经先与你诞生了,就像我刚才说的懵懵懂懂理财的东西。志愿服务有没有志愿能到达的空间?当然有,比如说可以做适当的试点,守住老阵地就是我们传统的大项目,这永远不缺,7年后又来了一个北京冬奥会。

    据我所知杭州好象要申办亚运会,而且杭州几乎没有对手,因为亚运会上一次申办的时候,不像广州那时候还有一个竞争伙伴,上一次亚运会的时候越南人不办了,要交给别人办了,现在不那么抢手了。冬奥会北京这次之所以能赢,咱们坦白地说,连北京自己申办冬奥的时候都没想到能赢,说咱们先去排队吧。因为那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太强了,罗微的奥斯陆,德国的慕尼黑等等,谁能想到人家一路上都不玩了,全撤了,最后就剩了哈萨克斯坦和咱们,弄得你想不赢都不好意思。这种大的活动,姚明刚在吉隆坡申冬奥成功,马上飞东京去申办世界篮男竞标赛世界杯,又成了,又归咱们了,最后你都记不住。对于我们志愿者来说,将来你要从事的志愿服务的项目你都记不住了,全是大项目。现在正办世界田径竞标赛,将来我估计全世界想办大赛都盯着中国,都问你办不办。因为只有在中国能够保障组织者很开心,他的很多想法都能够得到满足,一切都有序,不会出现要开幕了场子还没有建好,在中国不会。我们不缺这个,但是这是老阵地。

177816107.jpg

    同时我们还有老阵地,像尊老、助残,但是守住老阵地的时候开拓新战场也意味着即便尊老助残也有新的转化,比如说在未来尊老和助残将快速结合成一股庞大的需求,因为随着中国老龄化的社会的快速到来,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是因为年老而成为残障者,他不是以前自小就是残障人士,他到了一定的岁数,比如说行动机能发生变化,他要坐轮椅了,他听不见了,糖尿病导致他失眠了,都有可能。因此,中国将来相当大的需求人流是老龄人和残障人士结合为一体,那你要提供的服务又怎样。现在对我们的挑战是非常多的,随着技术等等的进步,我们对老龄人的服务也需要跟新。

    2013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了2个亿,很快可能就会到3个亿,昨天我看到一个最新数字,2050年中国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将成为全世界相当老的一个国家了,现在的美国还不到40岁,你就想想未来的图景。如果现在不做好很多的志愿服务的话,将来谁养我们,谁为我们养老。中国现在为止养老的床位才300多万张,我们这代人从来没想到让自己的孩子养老,不是他不孝顺,而是不可能,他没这能力,因为都是独生子女,他一个人要供着四个,四个上面还可能留两三个,你让他拿什么去养老,可是社会靠床位的增加不可能。日本现在4个人里面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人,私下的时候有很多人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等,以我对日本的了解,门都没有,他找谁打仗呀。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这个新战场不仅仅是包括农村的理财,看守儿童的暑假看护,也包括传统项目当中的新需求,老龄人、残障人士等等,他一定也会诞生新需求,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可能要去思考的问题。那必然就涉及到能力的跟新,将来不是做简单的工作就能把志愿服务做好,对志愿的技能有更高的需求,因为人的需求也不一样了。举一个例子,过去是老龄人寂寞,你来陪他聊天聊什么都OK,将来老头老太太都是大学毕业,最后你是上课还是聊天。当然,其实被人上课也是对老龄人最大的支持,可是有时候你去聊的时候你根本跟人家插不上嘴,我举一个例子极端的例子,一定要考虑时代的动态性。过去是有人陪他聊天就OK了,将来聊什么?怎么聊?也是一种技能,对残障人士的帮扶也是极高的技能。

060cc75c10385343024d82b79513b07ecb808848.jpg

    我总在举一个例子,围绕着残障人士帮助的时候思路一定要转变,第一,不要有居高临下的感觉,我发现我跟残障人士打交道的时候特正常,特舒服,就是因为我从来都把他当成及其正常的交往。比如说在冬奥会我碰见侯兵的时候,哥们,好吗?开心得不得了,自拍等等,我从来不会考虑他行走有一些不便,人家行走了那么多年了,还要你临时突然考虑到人家行走不便呀。我们有很多志愿者遇到残障人士的时候一下子爱心爆膨,看人家行动不便恨不得背人家,人家没你这二三十年不也过来了吗?这时候他首先需要的是一种用平等所体现的尊重,面对残障人士和被帮助的人群的时候平等是最大的尊重,一定要提醒各路志愿者去除掉到达别人身边的时候某种爱的怜悯。

    我发现对于很多残障人士所产生的伤害不仅仅来自于歧视,有的时候还来自于爱的过度。而且爱得过度经常让人很不舒服,还没法说不,有时候歧视他还能抵抗一下,但是这种爱的过度所导致的更大的伤害人家还不好意思说,但其实是产生了。大家将心比心想象一下,换位去思考,就像父母有时候对孩子经常爱得过度,让孩子产生一种抵触。这年头谁还多吃,结果母亲永远会觉得你吃少了,再来半碗,头一两次你忍了,第三次你急了,这也是爱得过度所产生的一种伤害。

    因此,第一个一定是平等,如果说培训,我觉得从我们志愿者的教育来说最难的是如何从告诉你变成你内心里真的东西,用白纸黑字写出来容易,但是如果你不是骨子里真的东西,就还会跳出来。比如说我们有很多领导,白纸黑字上的东西很懂,为人民服务,全说得好好的,但是关键时候,因为他骨子里没觉得比别人低或者我是公仆,而是骨子里他认为他还是高于你的,一不注意就会跳出来,就会惹事。为什么会经常出现一些官员的雷人雷雨?那就是因为他嘴上说了很多东西他信,但骨子里他还是居高临下。因此,一到某种场合那些不好的东西就跳出来了。那么,对于志愿服务来说最重要的培训我觉得难度就在于白纸黑字上告诉你的东西变成你骨子里内心的东西。你长期在做这种服务的时候它是阻止不了的,你内心里没有转变出来一定会暴露出来。

    比如说培训的笑容和真的笑容区别很大,我们说志愿服务露八颗牙,我一直很怕这件事,从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就主张培训是为了化有形为无形,最高境界的各行各业的大师是天天艰苦训练,但是在台上不会让你看到这种训练的机械性。比如说钢琴师,如果还是像练琴一样你受得了吗?但是他天天练琴,可是在演出的时候他会把这种培训和天天练的东西变成一种无形的东西。就像我踢球,我这个岁数也要去热身,从小练基本功等等,怎么停球,怎么射门,都要练,但是打比赛的时候每一个动作如果我都要想的话那球早飞了。射门是不思考的,全是你下意识的动作,成千上万场比赛打下来,你下意识的就知道这个球该怎么处理,踢球的时候只要一思考就容易跑偏,完全是下意识的动作,但是,这种下意识是训练的结果。志愿服务同样是这个道理,艰苦的训练一定转化成最后最舒服的一种自然表情和情感。八颗牙和六颗牙没区别,如果是发自内心的笑。如果说八颗牙就是笑,别人看到的就会是害怕。为什么?因为完美是距离,志愿服务一定是没距离,心和心没距离,人和人没距离,大家都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没有压迫感,慈悲如月,而不是如太阳,没有压迫感,自然而然的东西,如果你都是完美的,看一个人OK,露八颗牙,今天来的人全八颗牙。

    在奥运赛场有的时候有时候僵化的时候,为什么头两天会冒很多泡,后面非常棒了,因为志愿者的心态松驰下来了,他开始变成内心的流露,开始有情感了,都不一样了。最开始的训练,贵宾来离你到达10米的时候你就要说“您好”,然后就要帮他开门。机械执行的结果就是人家哥俩正聊天,他眉飞色舞来了,突然说“您好”,吓一跳,还不好说你干得不对。然后两人不聊天了,表情肃然静物了。但是你要理解,08年的时候我们紧张,第一次办奥运,可以理解,但是将来就不能这样,我们的培训如何从有形变成无形,一定要培训,如何转化成无形。我总在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那些志愿者让我感觉很舒服,他的年龄从70到17岁的都有,进屋的志愿者经常跟我们斗闷子,去打扫卫生的时候说恭喜你们,你们昨天又拿了几块金牌等等。每人的笑容都有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发自内心的,自然的,让你觉得没有压迫感,可如果全是这样的露八颗牙,那挺吓人的。

    但千万也别像伦敦,伦敦的志愿者态度都特好,一问三不知。我在伦敦的奥运村里呆了一个月,问了一个月的大巴车站在哪,没有一个给我标准答案,你都不敢想象连个大巴车站在哪都没有一个志愿者能够回答。更何况伦敦奥运会所有的安检都不是志愿者,直接是动用军人。我们有时候说中国,团体操或者怎么样,我们把它中国化了。伦敦奥运会的安检动用了英国1/10的军人,特吓人,全副武装的群人,我们每天也很难受,因为他从防恐的角度做了这件事,但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河。奥运会安检全套系统都是职业军人,很吓人。因此,从我们志愿者的角度来说,技能培训,这种技能也包括硬技能和内心的技能,我觉得内心的技能需要的时间更长

    中国现在的服务和国外差距很大,原因就是我们的服务都是训练单位的规定,而不是骨子里觉得这是给我送钱的。为什么在广州说去私人的饭馆,广州人去北京经常受不了,怎么会这样,因为北京的国营饭馆很多,广州的餐饮都是私企了,那种服务是骨子里的。为什么私企的服务就是骨子里的?因为这是给自己干的。但是,总体看中国,昨天上海的主持人袁鸣跟我说过一句话“看美国人的脸我就知道这个国家没有受过欺负”。有道理,中国人在街上的表情是不开心的,因此,你能指望我们突然就开心了,这是一个过程。

    全世界服务最好的是日本,我不加“之一”,没有之一。其实我感受最深的还不是他给我特好的服务,而是有一次我要买一个东西没有,他的那种歉疚,当我出去的时候他跟到门外表达那种不好意思,他骨子里觉得我今天对不起你,可能是鞋号没有,但是,她的脸一瞬间红了,那种愧疚感。同样是机场安检,我们让人拖鞋,我那次在青岛,中国也还不错,在安检通道铺了个地毯。我拖了鞋刚要走,发现安检哥们穿着大皮鞋过去了,上面一堆脚印,你让我怎么走,拖完鞋之后把鞋一扔不管你了。日本安检也要拖鞋,但是,旁边有一个凳子坐下来,他蹲下来把鞋递给你,他是骨子里的东西。为什么我说俄罗斯这种国家怎么可能有服务呢,不可能,俄罗斯人不伺候人,我看中国人也不太伺候人。但是,志愿服务不能理解成是伺候,它是骨子里的东西,如何变成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我觉得需要的是爱,是真正的爱,而不是一个行为。所以,这句话写的极其容易,变现太难了,如何变成骨子里的行为,我见到要帮助的人我觉得就该要帮助他。而不是今天的程序是什么,我当时该做什么,完成程序和完成内心的释放是两回事,所以,我说这也是一个课题,几年后如果再来广州志愿者学院的话,我很想知道在这方面的培训,也需要培训,但是,如何在培训的过程中最后慢慢变成他骨子里的东西,我们的方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去做。

    回到我刚才最开始所说的东西,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人,“从志愿行动到志愿的心”这句话的来源是老青联的主席胡春华,当时有一次我们聚会的时候聊天说这个事,他就在感慨,他也非常支持评选当中把“青年”二字去掉,他说需要有更多的感染力影响力。他说我们其实要做的事很难,就是要由现在志愿行动变成志愿的心。我觉得说得特别好,但是,变成这个过程的时候首先志愿者要提供的东西很多,比如说我们不仅要提供发自内心的爱,帮助、技能,同时还要做好迎接做志愿服务当中的很多委屈。拿这个当结尾其实是不错了,总有很多人会有一种错觉,觉得做好事怎么还会受委屈呢,做好事的时候受委屈尤其不能忍受。谁说的?这年头不委屈的是不做事的人,做事受委屈非常正常。

    我拿这个专门求教过台湾的慈济,得到的回应让我一生难忘,他说被磨的石头才亮,对,好事多谋,原来中国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好事就是多谋,不做事没问题,好事多谋。结果再进一步,钻石都是打磨出来的,不被磨的石头到处都是,但是,被打磨出来的才成了艺术品,成了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做好事受委屈是正常的,经常有人说我做的是好事还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正常的。所以,从这个来说也应该作为一个理论长久的存在于我们未来的志愿服务的教育体系当中,做志愿服务做好事也要求爷爷告奶奶过五关斩六将,受很多委屈,甚至掉眼泪,但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时候最后才是笑容。哪有轻易到达的终点,哪有不经历挫折的笑容,没有。所以,心态的转变,一开始就应该给你打上预防针,尤其作为青年志愿者,还要面临自己人生的成长,人生在告别校园的时候一定要适应未来校园里没告诉你的很多东西,比如说生活是平淡的,将来无数的失败在等待着你,人和人之间并不一定都是爱,都是亲,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等等很多。所以,当你面对这些东西,它才不是阻拦你的东西。最后,希望我们的每一个具体的志愿者,包括接下来的志愿行为,我们的群体都应该成为那颗被打磨的钻石,就是在打磨中成长。谢谢各位!

3D小人 (10).jpg   

 (互动环节)

    提问:白老师您好,我是女童保护基金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媒体志愿者,女童保护基金是由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普及和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目前我们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去山区里面的一些学校里讲课,去山区的小学讲课是比较顺利的,但是政府这一块现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瓶颈,政府不太愿意让我们去城区的学校里面讲课,他们觉得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想请教你这个问题怎么看。

    白岩松:民间常说“擒贼先擒王”,开玩笑,你绕不开,拿成功的案例去跟他讲,更直接的去面对他,大家有时候是知道他的存在却还想绕开他,其实又绕不开。

    首先,你们有你们成功的经验,而且媒体现在在帮你们的忙。这个暑假从我们的节目中,我也观察到很多媒体都已经注意到在留守儿童当中,现在不仅仅是溺水,不仅仅是火灾或交通的事故,性侵的事件这一个月的报道量是非常大的,这本身也需要一个过程,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我想做好事了,今天遇到问题了明天就会解决,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全社会也都在做。显然从社会的舆论环境来说,更有利于你们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你去查看过去的一个月媒体的报道量显著的增长。

    另外一方面,恰恰这是一种考验,怎么去跟人谈。我觉得现在中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谈方向的人很多,谈方法的人很少。我要是你,我要琢磨的是我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要面对,第二,大的环境在变化,第三,我怎么能够说服他。我觉得还是要得到他的支持,因为教育绕不开政府,在全世界各地哪都绕不开,教育、医疗都是政府背后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教育随便都可以进,也的确是一个问题,都是好心,那学校接待的过来吗,教育会不会被干扰。因此,我觉得琢磨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直接跟各地的政府谈。

    另外,我觉得不贪大,最开始的时候能支持你们做好工作的地区你真的把它做好,而不是这一块还没做好我就希望铺开一个漂亮的版图。不是的,比如说女童保护基金,举一个例子,我急于到达10个县,不一定,可能8个县现在有阻碍,但是,有2个已经没有阻碍了,我一方面琢磨那8个,那8个还分成轻重缓急,有的好谈,有的不好谈,但是,我首先要把这两个已经可以顺利的两个县的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所以,我的看法是,面对它,想出方法,不贪大,不急。

    提问:您是央视著名的主持人,我要特别感谢央视,因为今年春节的时候有机会因为“回家过年”的栏目被选上了央视的联播,应该说这次让我觉得央视跟老百姓是非常贴近的。所以也是有感而发。今天因为时间关系,你说不能合影,也非常期待有机会能和你合影。

    我是一名深圳义工,非常感谢您对深圳义工工作的肯定,你说深圳是一个最懂陌生人当成亲人的城市。我的问题是,其实在去年,也是一个志愿者,他非常积极,在生活当中也是非常阳光的一个人,但是,当他面对生活当中的一件事没能处理好,而且让这个悲剧产生了,一个很阳光的志愿者选择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您也谈到了国家的强大或者说不断去了解,我的问题是如何真正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强大一些,另外有一个复合的问题,您是特别优秀的主持人,我们志愿者组织当中也需要优秀的主持人,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些成为优秀主持人的经验。

    白岩松:后者的话题谈不完,将来有空的时候专题再谈。

    前者的问题其实很普遍,帮助别人的人也需要被帮助,有钱的人不一定有闲,有闲的人不一定舒服。《道德经》里讲大成若缺,任何一个看似完美的东西都有缺陷,我发明了一句话叫做“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如此,有你强大的一面,也一定有你脆弱的一面,所谓的优雅,每个人有自己的优雅。但是,生活中我们的逻辑经常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当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阳光灿烂,我们就会以为他所有的事情都阳光灿烂了,都强大了,不一定。

    这样的事情你让我立即去说一个宽泛的标准答案我很难给,我只有知道这个人,当他是鲜活的时候我才知道该怎么去给你答案,但现实中,恐怕首先从我们自己去改变,并不是他做这件事阳光灿烂,做其他事就阳光灿烂,我们是不是足够敏感,知道身边人的脆弱所在,更知道当他脆弱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帮助他。帮助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就像刚才说的提到具体的残障人士,或者提到老龄人有时候还好办一点,我们如何去帮助内心残障的人士。这句话我反过来问你,你何尝不是呢呢?我记得我上次给志愿者培训的时候我就说过这句话,我为什么不主张用残疾人?我主张用残障。因为残障指的是肢体机能障碍,残疾是一种病,这是有区别的。中国对残障人士的尊重是由字词的更迭完成的,我们最初叫残废人,后来觉得不妥,我们现在都叫残疾人,将来一定有一天叫做残障人士。特可怕特好的人在我们的节目里经常会脱颖而出,他是志愿者,我们帮助残疾人朋友,我们正常人如果不多帮助他们的话,大哥,那叫健全人,与残障相对应的应该是健全人。可是我们下意识的说了正常人,那你潜意识的就说人家不正常了。

    我从来不会这么说,因为这是我骨子里的东西,我从来不认为我正常,我觉得我也同样有我精神残障的地方和弱点。你只不过看到的是别人有形的残障,我们每个人内心无形的障碍呢?而且这种无形的残障的确是动态的,也许你此刻这一个月是一个从精神到肉体的健全人。但不排除你你下个月遇到工作上或情感上的压力,你突然在那段时间成为一个精神障碍的人,那你凭什么歧视和高高地俯视着我们的残障朋友呢?你比他更健全吗?内心的残障有时候比外形的残障更可怕而更难得到救助而更压抑人。

    刚才我只是顺口带过,我说将来精神的支持,我们志愿服务的时候,这种软慈善,心理的支撑,那就回到你这一点,其实同样很难。我们发现我们强于硬慈善,我们强于技能的帮助。但是我们现在从整体的志愿服务来说我们弱于精神的志愿服务,我们还是弱,在心灵的志愿服务和精神的志愿服务方面是整个全国志愿服务的弱项,但是需求一点不少,而且它会快速增长,的确是一个挑战。你说今天还看到阳光灿烂帮助别人的人,明天就跳楼了,这要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开始,帮助别人的人不意味着不需要帮助,有很多心理医生后来成了心理疾患的患者,因为别人都把他当垃圾桶,最后他无处释放,这样的例子很多。你会发现世界上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喜剧演员最容易抑郁,前年自杀的总演喜剧的小崔都抑郁,给别人笑容的人为什么反而容易更抑郁呢,这东西是要探究人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这个东西。

    提问:白老师您好,我是从化北部山区关爱农民工团队的负责人,我想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是同一个年代的,68年的,那个年代是学雷锋不留名的年代,做到现在,我一直这么做下来。人们说做一个事情要坚持下来就成功了,到现在为止我总感觉不成功,为什么?很多事情做不来,比如说一个事情,有一个团队问我看看你从化的山区哪一个学校没有图书馆的,我问教育局说,你那里哪个学校没有图书馆?他反问我,现在还有学校没有图书馆的吗?应该会有这种情况,但是没有图书馆的学校现在不会有了,刚才你说到教育,我们好象是干预了,我们想很安静地去做这个事情,想去做一件坚持做成功的事情,到现在为止从10岁开始做,很坚持,但很不成功。请问怎么能够从志愿者行动到志愿的心。

    白岩松:做任何志愿服务千万不要用“成功”这个词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因为它永无止境,你会把自己害死。这个世界如果任何人说到我这必须有一个终极的结局,那连政治家都死路一条。人类永无止境,解决了这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就冒出来了。我觉得《士兵突击》里面的一句话,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你过日子肯定也有这种感受,家里乱,收拾完了这下没事了,没隔一会电话响了,可能孩子病了,可能单位又有事了,永远没有说我把这个事情干完了这个周末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肯定有其他事又冒出来。我现在的心态是,这里面藏着一种错误的看法,毕其功于一役,没有,永无止境。

    接下来再说一句话,我对“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有看法,我说大部分情况下如此,但是也有相当下的情况下坚持就是失败。比如说中国足球比赛的时候,只要坚持坚持肯定黑色3分钟,“坚持”这个词我往往有点担心,为什么?因为坚持往往意味着它不是我的兴趣而我必须得做,很多事有这个含义在里面。当它不是我的兴趣,可是我又必须做我得坚持的时候就很难。有很多人说我现在在长跑,很多人说长跑太难了,得坚持,我说不会,我跑着乐着呢。他说累吗?我说累也是,长跑经常有墙,一公里、两公里处有一堵墙,你跑过去了又没事了,可能到7、8公里又有一堵墙,你又过去了,很快又过去了,又没事了,又可以跑10公里,是这样的概念。我从来没有用坚持的概念,我说苦累,没有,我很开心,所以我不觉得需要坚持,我很开心。

    回到你具体的这一块,反问你哪没图书馆?我们经常有时候被这句话当成答案就终结了,我刚才讲了,我们未来的志愿服务要更以需求为导向,这是我们传统的想法,我们要给贫困学校建图书馆,即便贫困地区的学校也都有了图书馆,但是,我不会在这停止,我觉得志愿服务到这才开始。如果我真想做与阅读有关的事的话,我就问您一句话,那里的时候上学需要多少路程?他在路程当中有阅读的空间吗?我们去年报道了一个志愿项目,做的非常优秀,他去贵州、四川等地的贫困山区为他们赠送移动图书馆MP3的阅读器。为什么?他们到了现场之后调查发现,孩子一回家是没有时间阅读的,立即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忙得差不多了要睡了。第二天他要很早起来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到了学校有课程有作业,真正他每天有阅读的时间是上学来回的路上两个多小时。等全部完成调研之后,这个志愿项目发现我们如果给他捐个图书馆也是没用的。因此,他们就募集,现在MP3很便宜,他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他们替孩子们往里面输入很棒的书,而且现在MP3的容量是超级巨大。孩子们开心死了,上学、放学的路子原来是枯燥无比的行程,现在填补了他。

    这个故事启发了您吗?并不一定是给孩子MP3,但是,起码你要去了解需求。我曾经不止一次的看过远方到了陕北的志愿,捐了很多电脑,捐了一个电脑教室,花了很多钱,我们也剪彩了,都很好,然后转身走了。可能因为我是一个记者,在转身走的时候我又回来多聊了一会,坏了,这块根本没有接口,电脑插上电顶多当一个286的打字机,一年后去还盖着布,没用过,我们这样的捐赠有什么意义,花了很多钱。想象一下,如果把它变成移动的MP3的话,那简直把这一个学校的孩子们都救了。而且那个志愿组织还提供更新,隔了一个学期,估计孩子们陆续把它听完了,还会收回给他输新的东西,这样的话孩子们也有紧迫感,这半年我要不把它听完,这些书吹了,要换下一波书了。因此,这种志愿服务的有效到达性非常好,下一步一定要思考志愿服务的有效到达性的问题,包括公益慈善。别急,当你不再用成功这个词,当你用乐趣去做,不再用坚持的时候,第三,不为别人的回答就当成这个答案全部结束了,而是身体力行去调查他们真实的需求,你就知道你该做什么了。这年头什么都缺,难道还缺有人要出钱落不了地吗?你不信的话你把要出钱给有想法的人,马上钱就花出去了,还有效,赶紧珍惜,把这笔钱控制在自己手里,但是选择更有效,别建图书馆了,换一种思路建图书馆。

    提问:白老师您好,我来自于沈阳市团校,我是一名从事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工作人员,在这里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青少年成长辅导工作怎样做和志愿服务相结合?

    白岩松:我觉得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了解我的儿子,不一定了解很多现代的年轻人,所以我还是回到刚才这个问题,当我们在探讨我们要做什么的时候首先要深入调查别人在做什么和希望你怎么帮助他们。比如说沈阳,我觉得现在中国最缺的最时髦的志愿者是足球教练志愿者。这是我在俞正声主席开的论坛,包括教育部部长,我讲了五条,其中一条就是志愿者我们未来的教练。你以为国家拿出了大纲,足球发展马上就行了,接下来的问题很多,场地在哪?我现在关心的是8小时之外的场地,在学校有场地,8小时之外呢?孩子足球的技能绝不是我在学校练完就没事了,回家踢。北京现在两个小时的场地800-1200,孩子不可能交得起,那么,旁边有没有这种场地?但是更主要的是有没有这种志愿者的教练。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细节,英国足球不算强,英国联赛很强,但是它的国家队不算很强,但是英国到处是踢球的。海德公园,我特别愿意去那里,海德公园有一块7、8个球场面积的野球场,每天有专业的维护,但是大家到那踢球全是免费的。到了海德公园每天下午我都会发现有很多志愿者在当郊县,他是志愿者,家长可以到他这来报名,你愿意送你的孩子到这练球,设备我这都有,我看到很多英国妈妈,这个教练会带着这些孩子,我一下子明白了人家的足球水平为什么相当高了。我们这种场景有吗?我们有志愿足球教练吗?将来中国足球的发展如果没有相当大比例的志愿者的足球教练很难。

    现在有人在做,高雷雷一直在做体育志愿者,咱们真要琢磨体育领域的志愿者,在8小时之外带着孩子运动。我这种感受非常深,因为我在长跑,结果我发现,每星期你都在固定的地方组织大家长跑,但是你提供的服务是帮着他提供专业的拉身,赛前的热身等等,现在效果好极了。你会发现,原来普通人并不会在有效的时间内做赛前拉身,比如说就给你10分钟,怎么去做有效的赛前拉身,有几个人知道?但是因为跑者世界,每周都有一个志愿者到这来。比如说今天报名的是45人,明天报名的是67人,但是,他领着这批人做赛前的15分钟的热身,他的使命就完成了。

    我们的志愿空间简直是无限辽阔,有了国家大的政策足球等等,你说沈阳我想到的是这一点。所以,你说缺吗?缺的是我们思考所到达的疆域,从来不缺现实的需求,各位有钱如果花不出去的时候找我。谢谢各位!

    主持人:今天大家有很多感受,很多话直击我们的心灵,至少让我们知道一件事就是,志愿服务一定不是一件简单的行动,它是要走心的,再次感谢白岩松老师。谢谢!

【责任编辑:李博晶】


472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