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首页 | 登录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冉雨欣:用心浇灌公益的种子

来源: 空谷校园网 时间: 2016-07-13 17:33:37 阅读量: 375


  近日,团中央表彰2015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2岁的冉雨欣成为兰州唯一获此殊荣的团员青年,同时也是甘肃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学生。感到幸运之余,荣誉赋予她更多的是在公益马拉松奔跑的动力。

  冉雨欣是西北师范大学空中乘务专业2012级的学生,白净清秀的她拥有一双清澈的杏眼,这双大眼睛在大学四年间,见过5处支教山村儿童的欢笑和泪水,也见证了80余个公益项目发展壮大。

生活中的冉雨欣(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生活中的冉雨欣(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她心田播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随着时间流淌,任其生根发芽
 
  2013年7月,班车从定西市通渭县城出发,沿着回形针般的山路行驶,风从敞着的窗户灌进来。第一次下乡支教的冉雨欣疲惫的身体里,仍有期待在飞舞。4个多小时后,才到达目的地——海拔2890米的法海村。13名志愿者稚气未脱的脸庞都挂着汗水,浮着一层“高原红”。

  支教生活开启,从小生长在兰州市的她看到的除了新鲜,更多是现实生活。

  当地水质条件不好:水很硬,还有污垢。除饮用水外,洗漱用水都是夜晚把盆子放在外面接露水得来的,“当时支教的7个女生洗漱合用一盆露水”。用长板凳和几块木板支起的大通铺便是她每天休息的地方。“房间特别潮湿,床上布满各种小虫子。毫不夸张地讲,一张床有100多只。”用胶带粘虫子成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但让冉雨欣最头疼的不是环境。“初次见到孩子,他们都非常沉默,课上提问都没人回答,更不敢看你。” 在她看来,当地一些孩子掰着手指头数着父母归家的日期,心灵极其敏感脆弱。他们需要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抚慰。“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抚平流动时代的伤痛。”于是,她决定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的方式,了解他们的想法,进行简单的沟通。

  那间光线略暗,只有几平米的小房间里,盛放的是她每晚批改、回复学生日记的回忆。坐在小书桌边静静地写写划划时,笔尖传递出的师生情谊越发深厚。甚至后来在支教中途,法海村突发地震和洪水时,他们接近一周无法下山购买食材,每天只能依靠土豆炒出的四个菜果腹,她都觉得“特别满足”。“更多是情感的东西取胜了。”冉雨欣坦言。

  20天里,担任六年级26个孩子的支教老师,冉雨欣曾到每家每户家访。一次,一个小男孩从很隐秘的柜子把一样又一样东西掏出来,最后把他最珍贵的可乐取了出来。“他害怕我不喝,就直接给我拧开。但他又瘦又小,半天拧不开,还执意自己拧”。

  “心酸又感动!”小男孩把他的“稀世珍宝”递到冉雨欣手中,她鼻子忽有一丝丝酸,半蹲下来摸摸他的头。“我特别想抱抱他,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是这些场景就让我觉得很温暖”。

  中专毕业已是当地小学老师最高的学历。深切体会到农村教学资源的匮乏,冉雨欣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为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此外,她还善于发现每个孩子不同的闪光点,在学习之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归校后,她还不时收到法海村孩子们发来的信息,对她说“这几天忙农活没空问候你,一切都好吗”, “我今天上学,想起补课的时候很想你” 或“听说你国庆回来,我们都很高兴”……如今,他们仍保持联系。她还会把解题步骤以图片的形式发送给学生们,线上解答学习疑惑。

  冉雨欣的大学以此为“分水岭”:这次经历在她心田播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随着时间流淌,任其生根发芽。

  岁月拔高了她的年级,也让这颗种子长成大树
 
  2013年9月,“‘爱•尚’微公益”项目在西北师大正式启动,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在启动仪式上为公益团队授旗并作报告。该项目巧妙地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会各界青年参与公益事业。在整个过程中,从项目标志的设立、名称的拟定到开幕式举办等各环节,冉雨欣都积极参与其中,并负责微公益论坛及甘肃省大学生微公益联盟的相关工作。

  在“‘爱•尚’微公益”工作期间,有时公益和学业会有一些冲突,最忙的时候,整个人都处于“连轴转”的状态,“有段时间经常要开会,可能耽误吃饭和休息时间”。开完会,空乘专业的她回到宿舍换好制服、化好妆,转身又投入专业课的学习。

  岁月拔高了她的年级,也让这颗“公益”的种子长成大树。从“‘爱•尚’微公益”项目刚成立时的一名干事,到成为项目孵化中心主任,负责项目整体的设计、宣传和推广,以及常规活动的开设,她骨子里始终有一份关爱在流动。

  “‘爱•尚’微公益”成立至今,一个个微公益项目发端、酝酿、叫响,累计参与项目注册志愿者15330人,共计80余个子项目,新媒体平台征集到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愿望30000余条,累计筹集价值80余万元的爱心物资,为4100余名特殊群体送去了关怀。看着它的发展壮大,冉雨欣感到无比荣幸。

  四年来,她把课余时间几乎都献给具体而微的公益领域。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这条道路上,一直不断创新,不断求索。

   2013年起,“‘爱•尚’微公益”的子项目“拍卖愿望”以实现特殊群体的愿望为目标,利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把收集来的愿望晒在网络上,动员爱心人士和企业捐款捐物来帮助实现愿望。该项目受到中央电视台关注,并作为典型在全国进行推广。作为项目主持人,冉雨欣从大一起就致力于该项目的运作。

  她认为,这个项目以突破传统的方式去做公益,“特别实在”。截止目前,“拍卖愿望”项目已圆梦2000多名特殊群体。让她很难忘的是一个小朋友的愿望是得到一把直尺。“那么简单的心愿,就因为他喜欢做数学题。”在她眼中,每个心愿都显得微小、纯真。

  2014年,冉雨欣还发起了“微爱之光”西部农村青少年视力恢复项目。通过资料搜集、访谈调研、联系相关医院做检查,帮助西部农村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茁壮成长。该项目已于当年爱眼日正式启动。


生活中的冉雨欣(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她将公益像粒植物种子似的,种到身边人的意识中去

  冉雨欣一直在种植、耕耘公益意识。在此过程中,她将公益像粒植物种子似的,种到身边人的意识中去。她身边一些人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参与到公益中,也有不少本专业的同学受影响加入“‘爱•尚’微公益”。

  对公益事业的热忱让她内心越发充满爱,而这种爱,又润物无声地流淌到她发起成立的礼仪文化协会。礼仪和公益,看似无关,却在冉雨欣身上悄然连成了同一个努力的方向。

  任首届会长期间,她携手礼仪志愿者完成重要活动礼仪工作,并参加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她们的身影陆续活跃在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14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甘肃省第二届残障人士服务行业研讨会等大型活动现场。

  “特别高兴能有际遇走上公益道路,我想珍惜下去。”让冉雨欣开阔视野的除了新奇的环境,还有一路遇到的人。这些都馈赠了她很多人生的礼物。

  “快门三秒钟”项目是为贫困地区农村老人和孩子免费拍照的公益项目。“一个老爷爷的愿望是去世前拍一张照。藏族的孩子和老人拍的每一张照片都很有特点。”冉雨欣无数次被他们淳朴的笑容感染,让她更懂得珍惜。

  她也曾和无数自闭症儿童打交道。“你对他微笑他也微笑,张开手他也给你拥抱,尊重你给他们的每一份温暖。他们语言沟通特别困难,所以能有这些反应很难得。”自闭症儿童给她上了很好的一课,“后天努力很重要。”

  如今,冉雨欣已获得西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保研资格。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今年9月份,冉雨欣将参加团中央、教育部派出的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和她志同道合的伙伴到少数民族地区和政与天祝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继续传递青年“应有的情怀”。


419 点赞